在碳中和趋势下,中国家电企业正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、技术创新、政策协同、生态共建四大路径构建绿色供应链,具体实践与成效如下:
一、全生命周期管理:从设计到回收的闭环控制
- 绿色设计
- 原则:采用模块化、可拆卸设计,减少材料种类和数量,优先选用可回收、无毒无害材料。
- 案例:
- 海尔环保冰箱通过材料可回收性设计,降低厚度以减少资源消耗;
- 美的引入DFMA(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)理念,合并冗余部件,减少螺钉、水管等零件,降低供应链能耗。
- 绿色制造
- 方向:用地集约化、原料无害化、生产洁净化、废物资源化、能源低碳化。
- 案例:
- 美的集团运用数字化技术驱动绿色制造转型,例如采用PACM、VCM彩钢板替代喷涂镀锌板,减少喷漆粉尘污染;
- 万和电气开发富氢天然气型家用燃气具,推动氢能利用技术同步世界水平。
- 绿色回收与再利用
- 体系:建立以旧换新、拆解再利用的逆向物流网络。
- 案例:
- 海尔智家围绕家电回收业务延伸至拆解领域,探索全行业绿色循环经济模式;
- 长虹自2010年起涉足废弃电子电器回收,成立格润公司专业处理废旧家电;
- 京东、苏宁易购推出以旧换新服务,提供上门回收、旧机拆装、新机配送安装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二、技术创新:驱动供应链低碳化
- 清洁技术突破
- 目标:降低产品能耗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
- 案例:
- 博世家电干衣机搭载i-DOS自动投放系统,智能计算洗涤液用量以减少漂洗耗水,同时循环利用空气热能烘干衣物,能耗大幅降低;
- 美菱全无间冰箱采用聚苯乙烯等绿色节能材料,实现容量扩大、保鲜时间延长与低碳转型。
- 多能源集成方案
- 模式:结合太阳能、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,减少化石能源依赖。
- 案例:万和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集成燃气加热、太阳能加热、空气源热泵加热等技术,降低碳排放并提升使用便利性。
三、政策协同:响应国家双碳战略
- 能效标准升级
- 政策:国家加强对家电能效管理,推动健全“碳标识”法规,建立产品排放标准。
- 实践:长虹空调全面切换至一级能效产品,淘汰低能效机型,推动节能空调市场良性发展。
- 绿色供应链试点
- 项目:工信部、财政部等联合启动电器电子产品EPR(生产者责任延伸)试点,推动企业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。
- 成果:首批15家生产企业和2个行业协会参与试点,重点开展回收体系建设、资源化利用和协同创新。
四、生态共建:产业链协同降碳
- 绿色采购
- 原则: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、低消耗材料及环境兼容性好的零部件。
- 案例:美的在采购环节控制原材料配方合理性,避免使用禁用化学物质,推动供应商绿色转型。
- 绿色物流
- 优化:通过集中配送、优化运输路线和装载方式,降低运输能耗和碳排放。
- 数据:优化后的运输路线平均减少10%-15%里程,每年可减少约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- 开放生态合作
- 平台:海尔三翼鸟平台支持200余类生态产品接入,覆盖家电、家居、汽车等领域;三星SmartThings平台汇聚全球开发者,推动AI技术在多品类家电中的普及。
- 标准: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《家电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通则》,指导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