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算新基建:汽车智能化时代的“算力战争”打响

2025-09-17 16:41:06      来源:科技新视讯

在汽车智能化时代,一场围绕算力的“战争”已然打响,智算新基建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高地,其核心逻辑与竞争态势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:

一、算力成为智能化核心驱动力:从“马力”到“算力”的范式转移

  1. 技术迭代的需求
    自动驾驶级别每提升一级,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。例如,L2级需50-100TOPS算力,而L4级则需1000+TOPS。特斯拉FSD的“端到端”技术通过海量视频数据训练神经网络,要求超算中心每日处理1600亿帧数据,直接推动其自建Dojo超算平台(规划算力达25 EFLOPS,相当于全球Top500超算总和的3倍)。
    国内车企亦加速布局:小鹏“扶摇”智算中心算力达600PFLOPS,理想计划年底突破8EFLOPS,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实现算力普惠,将高阶智驾下探至9万元级车型。

  2. 数据闭环的闭环效应
    算力支撑“数据采集-标注-训练-仿真”全流程。蔚来神玑NX9031芯片(2000TOPS)与三中心架构(合肥训练、苏州测试、成都灾备)形成数据闭环,使模型训练效率提升170倍;理想聚焦家庭场景,标注“儿童安全”相关场景数据,窄路会车成功率达98.3%,远超行业平均。

  3. 用户体验的差异化竞争
    算力直接决定功能落地速度。比亚迪通过规模效应将高速NOA成本降低42%,实现15万元以下车型全覆盖;华为ADS 3.0与小米“人车家生态”通过算力迁移手机用户习惯,构建生态壁垒。消费者对智驾的关注度同比提升62%,20万元以上车型自主品牌份额达40%,算力成为“生存资格证”。

二、算力战争的竞争格局: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博弈

  1. 特斯拉的“闭环霸权”
    特斯拉以“自研芯片+超算中心+数据工厂”构建闭环:
    • 硬件:Dojo超算采用自研D1芯片,分布式架构实现9PFLOPS/“训练瓦”;
    • 数据:全球车队每日采集1600亿帧视频,通过“世界模型”生成罕见场景数据;
    • 商业:Robotaxi轻资产模式依赖算力优化,单车日均净收益42美元,2026年Q2有望贡献财报。
      然而,Dojo2芯片量产良率仅七成,未能满足HW4.0数据处理需求,特斯拉被迫转向“软件自研+硬件合作”模式,由英伟达、AMD提供算力,三星负责芯片制造。
  2. 国内车企的“生态突围”
    • 比亚迪:通过垂直整合实现算力普惠,将高阶智驾下探至9万元级车型,开创“全民智驾”时代;
    • 华为:以“全栈自研+开放合作”构建护城河,ADS系统搭载量突破50万套,通过“智选车”模式绑定问界、享界等品牌;
    • 蔚小理:蔚来采用“芯片+算法+数据”全栈自研,小鹏通过“扶摇”智算中心与阿里云合作,理想聚焦场景化精准投入,形成差异化优势。
  3. 算力供应商的“权力游戏”
    • 英伟达:H100/H200 GPU成为特斯拉Cortex超算核心,单块H100价格超10万元,5万块部署成本达50亿美元;
    • 宁畅:为车企提供“数据采集-模型训练-仿真”全生命周期管理,赋能自动驾驶研发;
    • 商汤科技:AIDC超算中心算力达3740PFLOPs,2025年算力租赁收入预计不低于50亿港元。

三、算力战争的代价与挑战:技术、成本与伦理的三重博弈

  1. 技术瓶颈:从“算力堆砌”到“效能革命”
    • 芯片制程:特斯拉D1芯片采用7纳米工艺,而国内车企多依赖14纳米及以上制程,性能损失30%;
    • 算力利用率:消费级显卡(如4090)因内存小、不支持NVLink互联,在大模型训练中故障率上升,隐性成本增加;
    • 数据质量:特斯拉通过“世界模型”生成罕见场景数据,而国内车企仍依赖真实路测,数据采集成本高达1200元/公里。
  2. 成本压力:从“重资产投入”到“轻量化协作”
    • 自建超算:特斯拉Cortex超算投资超50亿美元,比亚迪、蔚来等车企年均研发费用率超25%,净亏损扩大;
    • 混合云模式:小鹏通过“扶摇”智算中心与阿里云合作,降低重资产投入;
    • 芯片租赁:商汤科技AIDC超算中心提供算力租赁服务,2025年收入预计超50亿港元。
  3. 伦理困境:从“技术中立”到“责任归属”
    • 事故追责:L3级事故责任归属尚无统一标准,北京试点条例明确系统控制期车企担责,但“电车难题”等伦理场景仍无解;
    • 数据主权:车路协同需车企开放数据权限,但地方政府要求数据本地化存储,导致生态协同受阻;
    • 用户信任:公众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取决于实际案例展示的安全性,百度Apollo累计服务超250万人次,逐步建立信任。

四、未来展望:算力战争的终局与新秩序

  1. 技术路线分化
    • 纯视觉 vs 融合感知: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,依赖算力弥补感知不足;国内车企多采用激光雷达+视觉融合方案,降低对数据训练的依赖;
    • 端到端 vs 传统架构:特斯拉FSD通过3000行代码实现端到端控制,而传统架构需50万行C++代码构建决策树,算力需求差异显著。
  2. 商业模式创新
    • Robotaxi轻资产模式:特斯拉计划2025年底前部署1000辆Robotaxi,采用“私人车主接入网络+公司抽成30%”模式,降低扩张成本;
    • 算力租赁经济:商汤科技AIDC超算中心、宁畅智算中心等通过提供算力服务,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。
  3. 政策与标准制定
    • 全国性法规推进:需借鉴德国模式,明确系统控制期车企担责、过渡期个案判定,同时制定“电车难题”等伦理场景的应对标准;
    • 数据共享机制:建立跨车企、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平台,统一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,避免产业碎片化。
[责编:金华]

大家都在看



推荐阅读
2025慕尼黑车展揭示了中国品牌征服欧洲市场的路径:以技术创新为矛、本土化运营为盾、开放合作为桥,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。 一、技术突围:以中国...
2025-09-17 16:42:33
自动驾驶技术从L2向L4普及的过程中,技术普惠的代价主要体现在成本、安全、法规、用户认知四个维度,而社会承受力则取决于技术突破、法规完善、用户教育及生态协同的推进速...
2025-09-17 16:39:59
在新能源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,汽车产业变革的下一站将围绕技术纵深突破、生态协同构建、全球化竞争深化三大核心展开,中国品牌有望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政策支持领跑全球,但...
2025-09-17 16:38:41
一、技术突破:从电动化普及到智能化决胜 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现状 :中国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逼近70%,L3级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冲刺阶段。例如,长安汽车...
2025-09-17 16:34:38
一、沙漠越野表现:轻中度越野能力突出,极限场景需谨慎 四驱系统与脱困能力 X-MODE四驱系统 :支持雪地/泥地、雪地/沙地两种模式,通过监测车轮附着力快速分配扭矩。在滑...
2025-09-03 18:26:23